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每一位家長都想問,有沒有一種最佳教養策略?鷹架教養鼓勵孩子爬得更高、嘗試新鮮事物、從錯誤中成長,是上萬個臨床個案實證有效的現代教養方針。
圖片來源:pexels
文 / 吳芳碩,天下文化副主編
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已開發國家少子化問題愈來愈嚴重的今日,「拚教養」已經成為現代父母最焦慮的議題之一。21世紀做父母的這一代,普遍上已經比他們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輩更重視陪伴、關懷、心理健康等層面,這是否代表這個世代的父母已經找到理想教養之道呢?
從《鷹架教養》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父母(與他們的孩子)仍在面對教養(以及被教養)這件事情上苦苦掙扎。本書作者哈羅德.科普萊維奇醫師是美國頂尖的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曾經是紐約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的創始主任與紐約大學醫學院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醫學系主任,更在2009年創辦非營利組織「兒童心智研究所」(Child Mind Institute),他在數十年的生涯中持續致力於兒童心理健康,也因而深知兒童心理問題的廣泛與嚴重性,寫作此書,便是科普萊維奇醫師期望能在兒童、青少年生命的更早期階段介入,預防問題出現。
「鷹架教養」強調家長能藉由更科學的教養互動方式,養出積極主動、心智堅韌、情緒穩定,能夠獨立面對壓力且為自己發聲的孩子,這有助於孩子將來獨立面對各種難關、克服困境,成為自己穩定的力量。
「鷹架教養」以建築少不了的堅固鷹架作為教養的比喻,在孩子獨一無二的建築搭建而成之前,需要父母鷹架在旁守護與支持,父母提供孩子生活的架構與引導、給予無條件的支持、適時接住掉落的碎片,但並不插手幫孩子解決問題,更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控制孩子建築的風格與成長的方向。
本書相當有系統的闡述鷹架教養,歸納出「10大鷹架策略」,搭配「3大鷹架支柱」及「5大鷹架踏板」等教養技巧,搭配臨床實例詳細解釋這些方法的內涵;從父母自我支持、厚實親子關係、建立生活規範、培育自主能力到如何做到無條件支持孩子,教養對象涵蓋幼兒到青少年,是給現代家庭的全方位教養指南。
最難能可貴的是,科普萊維奇醫師從自己生涯數十年、上萬個家庭的臨床經驗見證到,運用本書的鷹架教養策略:「你會培養出有自信、有能力、有好奇心的孩子,他們長大會成為最好的自己。你也能建立足以撐過孩子青春期的親子關係,在孩子成年後你們的關係還會變得更加親密。」這不正是所有父母對孩子、對自己的期盼嗎?
➢【書籍資訊】《鷹架教養》
The Scaffold Effect: Raising Resilient, Self Reliant, and Secure Kids in an Age of Anx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