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即興就是「創造性的破壞」,破壞自己原有的慣性思考。
文/故事工廠藝術總監 黃致凱
十幾年前,就讀台大戲劇系時,曾修過姚坤君老師的一門即興表演課。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隨堂練習是這樣的:題目是死亡,七個演員要上場,角色的職業身分即興、角色關係即興、場景也是即興的,沒有人知道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誰會說出什麼對白,只知道要呈現的主題是「死亡」。
遊戲規則是「No Denying」,只要即興說出來的話,就成為必須接受的事實,大家要配合演下去。
我當時設定自己是黑道老大,要進行復仇,於是不管別人的設定是老師,還是科學家,我見人就即興說「你為什麼出賣我!」然後不給對方解釋的機會就開槍,舞台上死成一片,我最後開槍打死一個學妹,她臨死前開口即興叫了我聲:「爸……你連我都不放過!」
現場大家笑翻了──因為這表示我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這齣鬧劇很荒謬地落幕了。我感到很空洞,因為我為了執行自己設定的情境,沒有讓夥伴共同參與故事的發展,一意孤行的結果,故事走不下去,我在殺了女兒之後,飲彈自盡了。
有人說:「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只怕豬一般的隊友。」事實上,神也好,豬也好,你都需要隊友。唐三藏需要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刻苦認分的沙悟淨,也缺不了開朗活潑,能調節團隊氣氛的豬八戒。
近年來,有許多公司團體邀請講師去上表演課,但上課的目的不是教會大家演戲,而是學習表達與溝通。而這當中,即興表演最能促進思考個人與團隊之間的關係。因為即興表演沒有預設立場,所以每個人都平等,你必須認同別人提出的事實,然後再繼續發展和聯想,這就是「對,而且」法則厲害之處。
《即興力》一書中有許多精采的範例,其中作者是這麼說的:
很多人都自認是很好的聆聽者,但「為了理解而聽」和「為了伺機回應而聽」之間有極大差別。前者充實並拓廣你的觀點;後者滿足你想要在談話中掌控場面的需要。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但如果一個團隊裡有三個諸葛亮呢?我想成績一定不像樣。誠如作者所說的:「帶一塊磚頭來,而非一座大教堂。」要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才能創造出集結眾人智慧的作品。
作者認為即興就是「創造性的破壞」,意即強迫自己認同別人的發想,破壞自己原有的慣性思考。書末有附錄十七個表演練習,我過去全部演練過,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練習,鼓勵各位不妨一試,當作是一場遊戲,不要怕做得不好,不要怕丟出很爛的點子,我們要擁抱自己的失敗,歌頌隊友的失敗(不管他是神還是豬),不要怕被嘲笑而卻步。若有人失敗,我們要鼓掌歡呼,因為他幫我們刪去了一個錯誤的選項,這意謂我們離成功更近一步。
記得,只要你第一百次成功了,誰管你前面九十九次是怎麼失敗的!
摘自《即興力》推薦序
數位編輯整理:張奕芬,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