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善用「對,而且」的法則,它是開啟每一扇值得開啟的大門鑰匙。
第二城工作坊曾協助一家國際科技公司對他們的高潛質人員進行培訓。當時擔任人資經理的凱蒂也在名單之中,這項訓練計畫長達兩年,入選者每六個月就必須輪調到新職位,也就是說,凱蒂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就和新的一批人相處,並快速融入新環境。
凱蒂聰明能幹,但一想到每半年就必須融入一個新團隊,還是難免心生畏怯。她自認並不特別善於社交,尤其剛進入新環境時,她在表現上通常比較保守,不是那種可以很快跟人打成一片的人。其實年輕的凱蒂也暗自擔心,缺乏這種社交技巧會限制她日後發展,最終會傷害她的升遷。
透過即興訓練的角度來看凱蒂,她面臨的人際關係挑戰有二︰一是她不知道如何「開場」,因為她很擔心必須靠自己撐場面;二是她不知道如何「引導」,因為她一想到必須在每個新情境下建立新關係、引導對話,又能吸引人,就不自覺的怯場。
凱蒂該怎麼做?其實很簡單。
學習自在亮相
即興訓練就是要你把注意力從自己的身上移開,並減少你對自己的批判。當我們集中精神,專注當下,自我意識或神經緊張就沒有存在的餘地,所有精力都會集中在你進行的任務上。
正如芝加哥「恐慌/焦慮恢復中心」(PARC)主任與心理治療師菲費爾博士(Dr. Mark Pfeffer)說的:「每一次當你學會不害怕,你的大腦就會跟著改變。即興訓練就是讓神經路徑改變的最快方式。」
我們見過許多和凱蒂有同樣困擾的人,無論你的頭銜是什麼,處於什麼環境,你都必須要有從無到有的引導或回應對話的心理準備與能力,才可能事業有成,而這種能力正是展現精湛即興的關鍵。
「對,而且」才是最聰明的反應
總是覺得別人的點子很笨?那很可能是因為你不夠聰明。
如何才能成功的想出好點子、做出好回應、立下好決定,根據我們的經驗,就是善用「對,而且」的法則,它是開啟每一扇值得開啟的大門鑰匙。
以舞台上的即興劇來說,劇情走向沒有劇本導引,「對,而且」的溝通法就是:一位演員提出構想,另一個演員肯定這個想法,並把自己的構想建立在這個想法上,如此延續下去。
這樣的肯定給了對方某些資訊來發展故事,並為這場戲開創出非常多可能。如果另一位演員否定第一位演員的話,才剛萌芽的戲就會被硬生生卡住。對於職場上的溝通也是一樣。
以凱蒂來說,儘管是極具潛力的人資經理,但她對融入新團隊仍會覺得惶恐,尤其要內向的她「主動與團隊成員開啟對話」,讓她深感壓力。
我們的訓練讓凱蒂明白,人際關係最好的人,是那些懂得肯定別人點子,並由此往上堆疊發展構想的人,而不是那些一開始講話就停不下來的人。她學到了與新同事接觸交流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細聆聽並發展他們的構想,當你堅定的用「對,而且」的方式來溝通,通常會有好結果。
給工作夥伴貢獻的空間
最好的團隊往往由不同風格、經驗、專長的人組合而成。給個性較內向、慢熱型的工作夥伴貢獻的空間,而不是讓他們默默的坐在場邊,對團隊運作更加有利。
才半天訓練,凱蒂的表現就不再是同事眼中那個內向害羞的人了。只要她
繼續練習,不管她在高潛質工作輪調計畫中加入哪個新團隊,都會成為受歡迎的一員。
摘自《即興力》
數位編輯整理:張奕芬,陳子揚
Photo:Cassandra Rae,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