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以最簡單的形式來說,即興訓練就是要你把注意力從自己的身上移開,並減少你對自己的批判。
幾年前,第二城工作坊(編按:美國的即興喜劇團)受邀協助一家國際科技公司進行幹部訓練。年輕的人資經理凱蒂,被列入高潛質幹部培訓計畫。這項計畫長達兩年,入選者每六個月就必須輪調到新職位,也就是說,他們必須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和新的一批人相處,並快速融入新環境。
凱蒂聰明能幹、積極進取,但一想到每半年就必須融入一個新團隊,想辦法混熟,難免心生畏怯。她自認並不特別善於社交,尤其剛進入新環境,她在表現上比較保守,也暗自擔心缺乏社交技巧,會限制她日後發展,最終會傷害她的升遷。
人際互動 影響發展及升遷
在合作之前,她並不知道第二城劇團是做什麼的,當然更不會把這種同事之間的人際互動與工作往來,與即興表演做任何聯想。但對我們來說,透過劇場工作的鏡頭來看凱蒂,以及她和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挑戰,正是即興表演的第一課。
用即興劇的術語來說,就是凱蒂不知道要如何「開場」,她擔心必須靠自己一個人來撐場面,一想到必須在每個新情境下立刻展現出幽默風趣,又能吸引人,就不自覺地怯場。以即興表演所處的狀態來說,凱蒂對必須一次又一次從無到有建立新關係、引導對話的重責大任,感到忐忑不安,她不知自己是否能夠順利招架。
該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我們要凱蒂和她的同事們一起玩一個稱為「亮相」的遊戲。首先,請一半的學員(包括凱蒂在內)上台,站成一排,其他學員則留在台下,雙方大約相隔三公尺。然後,講師對這兩組人說:「請台上與台下的人彼此互望。」
這時候,不只是凱蒂,台上的人全都開始不安地扭動身體。有些人害羞的臉紅,有些人則是緊張的搓手、拉扯衣服。當在台上的人都顯露出一定程度的不安時,講師才又下新指令,﹁現在請大家數一數牆壁上的磚塊有幾塊。
幾秒鐘不到,台上的煩躁不安感就退散了。現在,每個人都有事可做,專心的數磚塊。凱蒂和台上的人在短短幾分鐘之內,由極度緊張不安到露出笑容、完全放鬆,只因為他們將注意力轉移到牆壁上的磚塊。
集中精神,就能擺脫緊張感
以最簡單的形式來說,即興訓練就是要你把注意力從自己的身上移開,並減少你對自己的批判。當我們集中精神,專注當下,自我意識或神經緊張就沒有存在的餘地,所有精力都會集中在你進行的任務上。
這項練習讓凱蒂學會,即使當她覺得似乎所有的目光都在她身上,只要她專注在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適應新部門、融入新環境),就可以控制內在的焦慮;她也領悟到其實只有她會批判自己的一舉一動。有此體會之後,她對整個過程就愈來愈自在了。
就在凱蒂放鬆自己後,我們又加了一些遊戲來加強凱蒂的聆聽、分享和交流能力|這些都是即興表演的初級訓練,就像是鍛鍊社交技巧的健身操一樣。
正如芝加哥恐慌/焦慮恢復中心(PARC)主任與心理治療師菲費爾博士(Dr. Mark Pfeffer)說的:每一次當你學會不害怕,你的大腦就會跟著改變。即興訓練就是讓神經路徑改變的最快方式,幫助你在面對自我恐懼的同時,學習處之泰然。
凱蒂原以為自己不善於融入新環境、和人社交應對,但她後來發現,她只是需要多練習。更重要的是,她學到如何靈活運用以下的「對,而且」法則來進行溝通。我們見過許多和凱蒂有同樣困擾的人,無論你的頭銜是什麼,處於什麼環境,你都必須要有從零開始、從無到有的心理準備與開展能力,才可能事業有成,而這種能力正是展現精湛即興的關鍵。
Photo:cc0,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