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但我告訴自己:「沒關係,慢慢來,把內心嚮往的事情,努力到有機會為止。」我給自己時間調整,不斷自我訓練,透過實際作為,慢慢找回自信。
圖片來源:Pexels
努力到有機會為止
我國小時曾是學校風雲人物,畢業時拿了縣長獎。到台中讀國中時,卻嚴重適應不良。流氓衝進教室打人,騎腳踏車上學途中被攔下勒索……,很想回家鄉,又怕丟臉,成績嚴重下滑,因此決定重考,蹲補習班一年。
那時,覺得自己像邊緣人,人生完全跌到谷底。大一時,又遇到挫折。有一堂課進行分組作業報告,當我穿著西裝才站上台,還沒開口,台下已笑成一團,連系主任都抿嘴偷笑。
主任悄悄指了指自己的手,我才發現自己緊張得全身顫抖、雙拳緊握,頓時滿臉羞紅,失措的抓住手,台下卻笑得更大聲。從此我對上台超級恐懼,往後的分組作業報告,只要不必上台,即使所有報告都由我來做,我也甘願。
那樣的我,在大二時,偶然發現一座破舊不堪的百年老屋,一個聲音在心中不斷激勵自己,更萌發想要保存地方文化的念頭。為了做好想做的事,我開始積極找各種資料、大量閱讀、選修其他系所的課、聽各種演講。
過程中也曾經歷許多挫折與迷惘。但我告訴自己:「沒關係,慢慢來,把內心嚮往的事情,努力到有機會為止。」我給自己時間調整,不斷自我訓練,透過實際作為,慢慢找回自信。
現在,即使在四、五萬人面前演講,我也不會怯場。故事力,就是人生實力抓到一個能走出去的價值點,持續不斷往前走,路,就會愈來愈寬。一開始,我把重修百年老屋的過程拍成紀錄片,之後辦任何活動,也是盡量將過程記錄下來。
政府沒有給我錢,但我還是要做影片,因為我希望更多人了解我在做什麼、為什麼做這件事。後來反而是政府單位希望播放這些影片。難道政府要免費幫我行銷?不是的!當你做出成績,做出他們關心的、想宣導的、有益發展的,他們就主動來找你。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當你創造出被社會需要的價值,機會也隨之而來。」
你必須務實。但務實不是現實,不是斤斤計較於所學、所做的事,是否能立即帶來好處。價值需要時間累積,並非拿到某科系文憑、學會某行業的技能,就只能從這項專業切入。每個人不同時期的學習和經驗,都可能在日後發揮價值。
從小,你或許很會畫畫、寫作文,學過鋼琴、武術,這些過程,無形中都在累積著某些基礎能力。例如:學過作文,增強了用字遣詞、溝通能力;學過畫畫,提升了色彩美感,展現於日後的穿著打扮上。
學過音樂、玩過社團,甚至很會踢毽子、玩溜溜球,當你嘗試努力做好一件事,就是在累積價值,絕不會白費力氣。這些曾讓我們厭惡的才藝補習,那些日復一日帶給童年的痛苦,居然在長大成人之後,成為人生中最好的陪伴。
【書籍資訊】
《你想活出怎樣的小鎮?何培鈞的九個創生觀點》
出版日期: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