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點亮藝術力》這本書,寫下孫菊君老師對藝術教育的思辨、創新教學心法,以及藝術教學的無限可能。
圖片來源:Pixabay 文/楊郁慧(天下文化編輯部人文館總監)
回想成長求學階段,你對「美術 / 藝術課」有何印象?你認為有天分才能學藝術嗎?你曾因為藝術老師獨厚某些同學而留下陰影嗎?你曾以為藝術是可有可無的「副科」嗎?你曾在藝術課背單字、寫數學或趴下補眠嗎?你仍然認為藝術無法帶來好的出路嗎?
再回想幼童時期,或者觀察身邊的幼童,那種出於本源的創造力與自信,對比於大人們普遍在下筆前的戰戰兢兢、下筆後的塗塗改改、完成後的遮遮掩掩……令人不禁感嘆,與生俱來的藝術創造力早在制式教育的窠臼中消磨殆盡。這是多麼可惜的事?
而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成年人,更早已發生在中學現場的青春學子身上。
事實上,只有學科能力不足以應對AI所帶來的遽變未來。藝術所能磨練的敏銳感知、所能啟動的創意思考、所能激發的澎湃熱情,將是AI浪潮衝擊下新世代面對生存挑戰的重要關鍵。
孫菊君老師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任教於新北市中和國中。教學十年後,她成為「駕輕就熟」的老師,備受同事與學生好評,但她心裡深知,平穩運行的軌道上已失去火花與感動。她不得不承認,傳統教學下的藝術課永遠只能照顧到少數「有慧根」、「有天分」的學生。
2014年,孫菊君老師接觸學思達教學法,翻轉藝術課堂。2015年,孫菊君老師開放課堂,成為臺灣開放美術教室公開觀課第一人。《點亮藝術力》這本書,寫下孫菊君老師對藝術教育的思辨、創新教學心法,以及藝術教學的無限可能。
身為資深藝術老師,孫菊君盼望藝術課能夠支持每個孩子不同的天賦資質,找到發揮個人價值的舞台,點亮內在深處源源不絕的藝術原力。同時藉由溫暖正向的分組機制,養成團隊當責、善待歧見、謙卑共善的課堂文化。
「藝術力」是「深度學習力」和「視覺思考力」;是「觀察感知力」和「溝通表達力」;是「多元想像力」和「創新創造力」。藝術不是副科,是翻轉教學的起點;藝術課養成的觀察與思考是關鍵競爭力。《點亮藝術力》,讓教師和家長重新認識藝術課堂的積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