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點亮藝術力》這本書,寫下孫菊君老師對藝術教育的思辨、創新教學心法,以及藝術教學的無限可能。

圖片來源:Pixabay 文/楊郁慧(天下文化編輯部人文館總監)
回想成長求學階段,你對「美術 / 藝術課」有何印象?你認為有天分才能學藝術嗎?你曾因為藝術老師獨厚某些同學而留下陰影嗎?你曾以為藝術是可有可無的「副科」嗎?你曾在藝術課背單字、寫數學或趴下補眠嗎?你仍然認為藝術無法帶來好的出路嗎?
再回想幼童時期,或者觀察身邊的幼童,那種出於本源的創造力與自信,對比於大人們普遍在下筆前的戰戰兢兢、下筆後的塗塗改改、完成後的遮遮掩掩……令人不禁感嘆,與生俱來的藝術創造力早在制式教育的窠臼中消磨殆盡。這是多麼可惜的事?
而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成年人,更早已發生在中學現場的青春學子身上。
事實上,只有學科能力不足以應對AI所帶來的遽變未來。藝術所能磨練的敏銳感知、所能啟動的創意思考、所能激發的澎湃熱情,將是AI浪潮衝擊下新世代面對生存挑戰的重要關鍵。
孫菊君老師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任教於新北市中和國中。教學十年後,她成為「駕輕就熟」的老師,備受同事與學生好評,但她心裡深知,平穩運行的軌道上已失去火花與感動。她不得不承認,傳統教學下的藝術課永遠只能照顧到少數「有慧根」、「有天分」的學生。
2014年,孫菊君老師接觸學思達教學法,翻轉藝術課堂。2015年,孫菊君老師開放課堂,成為臺灣開放美術教室公開觀課第一人。《點亮藝術力》這本書,寫下孫菊君老師對藝術教育的思辨、創新教學心法,以及藝術教學的無限可能。
身為資深藝術老師,孫菊君盼望藝術課能夠支持每個孩子不同的天賦資質,找到發揮個人價值的舞台,點亮內在深處源源不絕的藝術原力。同時藉由溫暖正向的分組機制,養成團隊當責、善待歧見、謙卑共善的課堂文化。
「藝術力」是「深度學習力」和「視覺思考力」;是「觀察感知力」和「溝通表達力」;是「多元想像力」和「創新創造力」。藝術不是副科,是翻轉教學的起點;藝術課養成的觀察與思考是關鍵競爭力。《點亮藝術力》,讓教師和家長重新認識藝術課堂的積極價值。